领域场景
工程数字化全过程管理
工程数字化全过程管理 获取方案

行业背景与痛点


随着我国政策导向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变化,建筑业及其相关领域逐步加速数字化转型。近年来,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,明确提出了推动建筑业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方向,尤其强调了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在工程领域的深入应用。


当前工程业务板块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痛点包括:

1. 角色多流程杂:涉及勘察、设计、监理、施工、全过程咨询服务等多个参建单位,业务流程复杂多样,责任划分标准不一致,权限梳理困难,导致组织协调难度加大。

2. 场景多风险大:业务场景复杂且多变,项目需求随着时间推移难以控制,项目变更风险较高。

3. 跨界人才稀缺:具备工程业务知识、专业技术知识及实施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较少。

4. 系统分散难以整合:行业内使用的各类工具系统众多,数据标准各异,形成数据孤岛,难以实现数据集成至统一平台。


方案思路


微信截图_20240430150757.jpg


针对上述痛点,工程数字化全过程管理平台的设计理念是以“数字设计、数字交付、数字孪生”为核心,分步骤、分阶段地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。该平台采用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大数据分析、GIS/BIM、AI等先进技术,整合CAD、VR、AR、MR、BIM等工具,搭建一体化协同设计和智能审图机制,大幅提高了出图效率和设计质量,为后续的数字交付和数字孪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
平台旨在覆盖项目全流程,打破数据壁垒,将建设单位、勘察设计单位、施工单位和运营单位等多方参与者的BIM、GIS等各类数据融合,同时囊括决策、设计、施工、运维等各个阶段的业务数据,实现投资决策、项目审批、设计管理、施工组织、质量管理、安全管理等全方位业务环节的线上管理和互联互通。


技术与平台亮点


微信截图_20240430150858.jpg


该平台采用了先进的三层架构,底层基于公有云和私有云存储,中间层集成了BI数据可视化、流程自定义、BIM轻量化引擎、GIS引擎和物联网接入等功能模块,业务层则包含了GIS/BIM模型、VR实景、CAD图纸查看、智慧工地管理等多样化功能。


平台的核心亮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

- 工程实体数字化:通过BIM、GIS等技术实现工程结构的数字化表达,构建物理世界的数字孪生体。

- 生产要素数字化:运用物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的人力、设备、材料、施工方法、环境因素进行实时数字化监测,打造智慧建造场景。

- 管理行为数字化:通过在线协同交互,实现报批报建、招投标、设计变更、投资控制、进度管理、质量安全控制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管理。


此外,平台支持远程、个性化、实时和可视化的项目交付,并通过实时接入现场数据,实现了对项目投资、进度、质量和安全状况的实时管控和可视化展现,确保管理过程可追溯、流程闭环,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、降低了维护成本,并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风险预警功能。


预防与治理层面的发展


平台进一步强化了预防和治理层面的功能,通过对项目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模型推演,形成预防措施体系,不仅能够预见并阻止问题的发生,还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数据治理方案,通过业务场景的丰富和迭代,不断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,解决工程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

工程数字化全过程管理平台致力于通过一站式的解决方案,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,引领行业迈向全新的数字化建设与管理模式,助力企业实现工程项目的高效、透明、安全和高质量建设。